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“
应邬彬
博士,副研究员,硕士生导师。2012年 - 2017年在韩国忠南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2017年 – 2019年在BOB彩票 进行博士后研究,并获得“优秀博士后”人才称号以及宁波市“3315创新团队人才”称号。2020年任助理研究员,2021年晋升为副研究员,并开始在韩国汉阳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“中韩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”访学研究,合作导师为柔性电子领域顶级专家D. H. Kim教授(韩国杰出科学家、三星电子首席科学家)。
主要研究领域为柔性智能材料和器件的开发和应用,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、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。以一作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在Adv. Funct. Mater., Chem. Eng. J., Mater. Today Phys., ACS Appl. Mater. Inter.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以上,并担任ACS Appl. Mater. Inter.等期刊的审稿人。
具体研究领域如下:
1.功能型自愈合弹性体的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;
2.绿色可植入的功能型弹性体的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;
3.多功能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;
4.柔性可拉伸电子的设计和应用。
”
1.为什么选择韩国,选择汉阳大学?
我硕博的导师——忠南大学Lee Kyung Jin(이경진)教授和汉阳大的导师-Kim Do Hwan(김도환)是很好的朋友,我由他推荐过来的。当时我导师其实给了我三个选择,分别是KAIST,汉阳大学以及我硕博的母校——忠南大学。但是因为Kim Do Hwan教授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水平更加符合我未来发展的方向,同时汉阳大学在工科领域的排名以及首尔这个城市的全面性,让我更加倾向于选择汉阳大学。最后,汉阳大学还是我们中科院的国际合作研究单位,为访学手续的申请提供了更多便利。
2.从生活经历和人生选择
为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。
我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选择其实很简单,就是一个不断求学和择校的过程。在生活经历方面,需要自己去享受每一个阶段带给你的快乐。之前很长一段时间,我一直带着“忙完这一阵再休息”的意识,导致自己失去了很多可以快乐生活的时间。后来发现,事情真的是忙不完的,所以要及时行乐,享受当下。在人生选择方面,我想说的是,不要一口气把选择和目标都定完,而是要分阶段地进行。计划没有变化快,而对我们个体人生有价值的选择往往是在“守得云开见月明”的时候出现。对于我本人来说,本科的时候还没有想过进入高校从事科研工作,但到了大四的时候,当国企、外企和“留学计划”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,我才发现最终心里所属的还是最后一个。于是,一步一步,最终“顺其自然”地做出了人生选择——一名科学家和高校教师。
3.印象最深刻的事情?
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硕博期间的蜕变。硕博是我求学路上最辛苦的日子。语言的不足、学术的压力、教授的严厉等,每一项都足以让我感受到“人间不值得”。当时全系有大概5个外国留学生,但只有我一个中国人,所以我不得不表现得努力且优秀,绝对不能让大家觉得我们中国人比他们差。最终,我也成了语言学的最快,成果出的最多的外国留学生,为整个系的老师留下了“中国人更优秀”的印象。让我更骄傲的是,至今我们系几乎所有的教授都记得我的名字,而我在去拜访导师的时候也会不定时地去探望几个任课教授,他们成了我在韩国的“亲人”。
4.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,
中韩的研究关注重点的区别?
我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是柔性电子。中国和韩国的关注重点大致相同,但是应用点有稍许差别。中国更加注重工业上的应用,因为我们国家庞大的工业体系和市场需要。而韩国这边,因为工业体系规模的限制,他们更倾向于在医学上的应用,这是因为其高附加值和对渴望健康的心态。
5. 关于合作课题的规划,
怎么和合作导师进行沟通?
在来汉阳大访学之前,我们已经和Kim Do Hwan教授在电子皮肤领域展开了初步合作。Kim教授师从于柔电领域的顶级专家——斯坦福大学鲍哲南院士,因此在此领域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。所以在合作课题的规划方面,我们很自然地定格在了此领域。之后在实验计划的设计和实施中,由我来找相关论文,并结合我们两个课题组的长处来推进。Kim教授非常严格,我们双方经过多轮汇报和改进,最终才确定具体的实验计划。后期还需在完成阶段性实验后,做工作汇报总结,并讨论改进方案和追加实验。总结下来就是一个不断总结、汇报和改进的过程。
6.如何了解学术前沿动态,
做好学术生涯规划?
在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方面,首先,多看相关领域的文献,最好是自己领域的顶刊上发布的文章。谷歌学术(国外)和web of science(国内)是比较常用的两个文献搜索系统。大家可以直接搜索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者关心领域的关键词就可以了,建议将范围定到自己领域的顶刊,以及近5年的文章。其次,多参加学术会议,听听报告的内容。因为被邀请做报告的嘉宾,往往是研究领域的带头人。最后,Nature和Science的主页上会每年发布“研究前沿领域”,这个也是全球顶级科学家们在追求的领域。
至于学术生涯规划方面,这个真的是没法一言概括,只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。我建议大家在选择导师方面多下功夫,在我们这一行,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。
新一期的学术汉阳学者访问的问答环节到这里就结束了,再次对应邬彬老师参与本期的学术采访表示感谢。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学,然后知不足;教,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这便是学术的真谛,与每一位走在学术科研道路上的伙伴共勉。
采访:吕耀龙
排版:张睦琳
审核:李家桐
汉阳大学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
会训:信任、责任、团结、奉献
微信公众号
ID:HY-CSU
微信服务号
ID:HYCSSA
微博
www.weibo.com/HYCSU
QQ群
ID:228233391
www.facebook.com/HYCSU
ID:_HYCSSA_